孩子上学之后,爸爸妈妈们对于孩子在学校中的行为表现,除去孩子我们的陈述推荐以外,非常重要的一个知道的途径就是与孩子的班主任进行交流。并且,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,爸爸妈妈与孩子班主任之间的交流联系是必不可少,只有通过和班主任的交流,才能对孩子的状况有一个更了解的把握。
和孩子班主任交流的方法?
第一,被动交流。
被动交流,就是老师主动找你,一般不是什么好事,见老师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心理筹备。
(1)理解。
老师把父母找来交流,无论说的话是不是好听,都是老师责任心的一种体现,绝对不是故意找你和孩子的麻烦。
父母可以耐心听老师诉诉苦,然后听听老师的建议,配合老师的计划,做出主动教育孩子的姿态。毕竟孩子是我们的,老师感觉你非常看重,老师也会愈加看重。
(2)有耐心。
老师找爸爸妈妈交流,通常都是孩子表现反常,期望得到爸爸妈妈的理解和配合。大家应该沉住气,耐心听老师介绍事情的详细经过。不可以一上来就蛮横,不讲理,把老师推到你的对立面上去。
第二,主动交流。
主动交流就是指父母主动找老师交流状况,这样的情况即便老师忙,也是比较快乐的。毕竟如此做会让老师感觉自己多了一个盟友,不是孤军奋战。
(1)找时间。
和老师交流,找到适合的时间是成功的重要。一个老师要管着班里几十个孩子,还要备课、上课、批改作业,再加上学校大大小小的会议和活动,几乎忙的不可开交。在和老师交流前,父母可以先用微信或者短信和老师预约一下时间。
(2)不可以强势。
无论自己是什么身份,和老师交流时都应该注意态度,即便建议相左,也要采取温和的态度和委婉的说辞。不要一上来就情绪激动,满口开炮,不但没达到交流的目的,还给老师留下一个坏印象,这种交流基本是无效交流。
(3)有重点。
不少父母也常常会和老师交流,但多数时间都是在唠家常,谈话没重点。和老师谈话的重点应该是孩子的学习情况、性格培养、生活近况等。交流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简练,突出重点,既达到了目的,也不会招人厌烦。
(4)尊重老师。
和老师交流,就要尊重老师这个职业。国家对老师的管理很严格,不主张使用请客、送礼物的方法和老师交流,如此会让老师左右为难。
(5)配合。
和老师交流后,一块研究和改变教育办法。大家要理解和体谅老师的难处,多多配合老师的工作,这才是交流的目的。
和孩子班主任交流的谈话方法?
1、“老师,假如学校有需要父母帮忙的话,必须要给我打电话,大家都会全力地配合的。”这是对老师工作的大力支持。
2、“老师,大家不懂如何教育孩子,给你添麻烦了,谢谢你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。”这是尊敬老师感恩老师。
3、“老师,你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,他都会回来跟我讲,你对他的每一次表彰他都特别高兴。谢谢你”,这是赏析老师。
4、“老师,我的孩子自信心不够,麻烦你多赏析,多鼓励我的孩子,可以吗?就算对他笑一下也可以,谢谢!”这是对老师提出请求的。
5、“老师,我家孩子遇见你如此的好老师,他真是太幸运了。在你的教育下,孩子进步了!谢谢你,你辛苦了。”这是第三赏析老师。
6、“老师,别客气,这是大家父母应该做的!谢谢你的允许让大家知道孩子学习的环境。”这是对老师第三表达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