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爸爸妈妈一直在说: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” 但事实上,爸爸妈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。 糟糕的爸爸妈妈,他们的孩子注定会一败涂地。
有一个如此的笑话。一位爸爸回到家里,看到孩子拿出考了零分的试题,暴怒之下,将孩子一顿乱打。过了几天,爸爸回家又看到一张考了两分的试题,不由分说,又把孩子抓来暴打一顿。可打完孩子后,冷静下来仔细一看,原来那两分的试题,是自己小时候的。日常,当然还有比这更糟糕的爸爸妈妈。
我的二姨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,对于念书识字自己也没多大兴趣,同时还沉迷于麻将,常常通宵彻夜地“血战”,也并没多少时间管教表弟。但他却一直苦口婆心劝说表弟要少打游戏,好好读书。表弟却只不过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罢了。后来他感觉表弟愈加不成器,又开始大放厥词,说:“书读得多不多、怎么样,又如何?即使读到硕士、博士,还不是出来给其他人打工,跟不念书又有什么两样!”
北师大心理学教授边玉芳老师说过:“爸爸妈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。”很多研究证明,一个人的原生家庭,对于他的智商、性格、品德的培养,有着重点性的影响。但很多爸爸妈妈,总是忘记自己的教育责任,放松对我们的严格需要,没发挥自己的榜样用途,导致孩子从刚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,甚至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跑道。
北宋时期的大文豪欧阳修,出身贫寒,爸爸非常早就过世了,留下孤儿寡母两个人相依为命。欧阳修的妈妈郑氏,只粗略读过些书,勉强认得几个字,但她的远见卓识却让人很佩服。她并没由于家庭的贫困,和自己文化素质的不高,而放松对于欧阳修的文化教育。
郑氏想要让欧阳修念书识字,但家非常穷,拿不出钱来买纸笔。有一天,郑氏看到屋前池塘边长满荻草,立刻想法迸发,将荻草秆当做笔,铺沙作纸,开始亲手教欧阳修一笔一划地练字。她让欧阳修错了擦掉再写,这样反复训练,直到写得工整为止。
这就是著名的“画荻教子”的故事。小欧阳修在这种教育中,非常快就喜欢上了诗书,练就了过目成诵的本事。郑氏为了欧阳修能发展视线,多读一些好书,还常常带他到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。也正是因为郑氏如此的精心培养,欧阳修后来终于成为北宋名震文坛的大伙。
或许,爸爸妈妈并无需有万贯家财,无需有满腹诗书,但至少应该有对文化常识的起码向往和敬畏。爸爸妈妈对于常识、对于文化有向往心,才能让孩子潜移默化遭到感染,渐渐培养出孩子的求知欲望,为孩子常识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。
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在老公过世将来,生活变得更为拮据,可即使如此,也不想卖掉我们的实验室中离别出的镭。她坚持觉得,无论将来的生活多么艰难困苦,绝不会卖掉我们的科研成就。她一直期望女儿,能培养艰苦朴素、不贪图享受的思想。
后来,她携带两个女儿赶赴美国,同意了美国总统赠送给她的一克镭时,她同样不忘告诫女儿:“镭需要是科学,而不是个人。”
当法国卷入惨烈的首次世界大战后,居里夫人将全部诺贝尔奖金捐献出来,用于国防事业建设。为了让女儿得到训练,她甚至携带女儿伊伦娜和X光机,上了战争前线。她让女儿帮助自己检查伤兵的状况,在战争前线体验到战争的残酷。当战争结束将来,伊伦娜获得了法国政府颁发的勋章。而经过战争的历练,伊伦娜也变得愈加成熟。
居里夫人一直坚持对女儿进行严苛的品德教育,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用途,给子女做出了好的道德表率。伊伦娜后来不只继承了居里夫人的科学事业的衣钵,同时也继承了她的高尚道德品质,成为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。
爸爸妈妈以身作则的品德教育,是孩子完善人格塑造的要紧环节,它决定着孩子长大成人后,德行是不是高尚、习惯是不是好、待人处事是不是得体得当。而所有这所有,对于孩子的成功成才,意义要远大于遗传智商的影响。
有一位女作家,晚饭后抱着年幼的女儿外出看邻居家的白鹅。女儿非常开心,用手指着白鹅不停叫唤,引起了鹅群的注意,于是白鹅都伸长脖子摇摆着冲了过来。女儿忽然感到非常紧张,慌忙转过身来,用双手紧紧搂住妈妈的脖子。
妈妈心中同样存着怯意,但她并没自乱阵脚,把我们的怯懦胆小展示给女儿。相反,她立刻轻轻拍打女儿的背部,说:“看多可爱啊,白白的羽毛,长长的脖子,快看哪!”在妈妈的鼓励下,女儿不再那样紧张,转身嬉笑起来。她继续抱着女儿,向鹅群走去,鹅群反而主动长鸣散去。
这位作家心中感慨万千,感觉女儿虽然幼小,但却可以敏锐地知道妈妈的心理。当面对困难,面对风险,做爸爸妈妈的假如不可以表现出坚强勇敢,反而表现出怯懦恐慌的一面,则比较容易把情绪传染给孩子。假如孩子不慎跌倒,爸爸妈妈也不应该大呼小叫,不然即使孩子摔得不重,也会哇哇大哭起来;假如爸爸妈妈沉着冷静,鼓励孩子站起来,孩子就会掌握主动克服困难的能力。
出色的爸爸妈妈,可以给予孩子最安全的依恋,让他们了解在他们的身后,一直有爸爸妈妈的爱与支持,于是他们的意志力更为坚定,面对困难也更为自信,在往后充满磨难的生活中,才会跳出最华美的舞蹈。
很多爸爸妈妈一直不忘念叨: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”于是,他们让孩子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机构,给孩子定下最远大的目的,压榨完孩子最后的自由时间,想要凭着流于表面的教育投资,把孩子尽可能托举得更高更远。但事实上,爸爸妈妈对文化常识的态度,影响孩子的求知欲;爸爸妈妈的道德品质,决定孩子的品德高度;爸爸妈妈的坚强意志,决定孩子克服重重阻力的能力。
俗话说得好:“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的孩子会打洞。”爸爸妈妈有多大的格局,多高的水准,孩子就能走得多远,走得多潇洒漂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