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班教材《逗蚂蚁》含深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,让婴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边念儿歌边进行角色表演的快乐,学习并知道儿歌,感受儿歌所表现的“逗”趣,初步掌握用适合的词汇更换儿歌中的饭菜名,快来看看婴幼儿园小班《逗蚂蚁》含深思教材吧。
活动目的:
1.学习并知道儿歌,感受儿歌所表现的逗趣。
2.在游戏中体验边念儿歌边进行角色表演的快乐。
3.初步掌握用适合的词汇更换儿歌中的饭菜名。
4.喜欢赏析儿歌,会大胆地朗诵。
5.培养婴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,学说中文。
活动筹备:
课前自制黄米饭、炒青菜若干盘,毛竹筷一双,蚂蚁卡片两张
活动过程:
1、导入活动,激起兴趣。
1.猜一猜。师:小朋友,今天大家要请来一位客人,猜猜会是哪个呢?
2.喊一喊。师:哦,原来是蚂蚁啊,哪个来把蚂蚁喊过来?
3.想一想,说一说。师:大家想一个什么方法逗蚂蚁来呢?
2、在游戏中学习儿歌,体验逗趣。
1.逗引蚂蚁
运用黄米饭与炒青菜逗引蚂蚁。
2.学习儿歌,进行饰演。
(1)教师朗诵儿歌,婴幼儿倾听。
(2)婴幼儿在教师动作与语言的提示下朗诵儿歌。
提醒婴幼儿注意整首儿歌的完整,加上动作朗诵。
(3)打游戏。依据儿歌内容,创设游戏情境。交代规则:先请两位蚂蚁躲在洞里,其他婴幼儿逗蚂蚁。第二遍,全体婴幼儿做蚂蚁,老师来逗蚂蚁。提醒蚂蚁们别忘了自己与老师的对话。
3、创编儿歌
1.启发婴幼儿想象并表达,要请蚂蚁再来做客,还可以筹备别的什么菜呢?
将新的米饭和菜的名字编到儿歌里,大伙一块念一念,说一说。
2.活动延伸:小朋友在家也可以编新的逗蚂蚁的儿歌,和父母一块玩这个游戏。
活动深思:
上完这节小班语言研讨课,我收成颇多。从活动设计来看,目的难易适中,程序设计新颖,符合小班婴幼儿的年龄特征。我引导婴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,并创设情境使他们经验之谈儿歌逗的主题。尤其是活动中,我一改以往儿歌教学中听一听、学一学的模式,而是以猜一猜、想一想、逗一逗的形式导入活动,让婴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,直接深入活动的主题逗趣,挖掘了这首儿歌自己的游戏性、趣味性,充分发挥了婴幼儿学习的主动性,致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儿歌轻松愉快。
在后面的集体进行角色饰演的环节中,虽然没任何头饰或手偶,婴幼儿依旧能沉浸在做蚂蚁的角色意识中,但因为情绪过于开心,他们没理解边念儿歌边游戏的规则,一味地忙着来回搬运米饭,只有少数几名婴幼儿边打游戏边念着儿歌。这给活动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遗憾。假如教师在觉察了婴幼儿异常开心之后,能采取有效手段提醒婴幼儿,使他们的注意力专注于游戏的同时能做到遵守游戏规则,相信后两次的游戏水平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!
小百科:蚂蚁是一种昆虫,别名蚁、玄驹、昆蜉、蚍蜉蚂,属节肢动物门,昆虫纲,膜翅目,蚁科。蚂蚁的多种多样,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,有21亚科283属,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类型有600多种。